[ PConline 雜談 ] 微軟已經發布 Windows 11 一段時間了,作為一個銳意變革的系統,大家對于 Win11 的種種變化,評價似乎參差不一。Win11 固然帶來了更華麗的界面,但也引入了諸多問題,例如任務欄、文件管理器、硬盤 I/O 等方面的表現都難以令人滿意。對于很多朋友來說,Win11 稱不上是一個令人省心的系統。
然而,Windows 即便是一個遠未完成、問題多多的系統,它至今仍占據著桌面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大家對它的問題似乎也已經習以為常。Windows 之所以如此有恃無恐,沒有競爭對手或許是最大的原因—— macOS 并不通用,而 Linux 在人們的眼中更像是生產工具而非日常用品。但是,真的如此嗎?
難以上手、生態稀缺,是普通用戶對 Linux 最深刻的印象。但時代在變遷,實際上目前最流行的個人操作系統,或許就是 Linux —— Android 何嘗不是 Linux 的一種?這充分說明,經過適當的改造和生態運營,Linux 也可以變得非常易于上手。
雖然在桌面領域,Linux 未有針對普通消費市場取得重大份額的商業化案例,但是近年來 Linux 的桌面環境、軟件生態都已經迎來了許多用戶友好方面的進步。盡管對于大部分人而言,Linux 仍稱不上比 Windows 更順手,但對于某些 Windows 用戶,遷移到 Linux 也并不如想象中困難,甚至將 Linux 當作日常主力系統,也并不如人們普遍認為的那般崎嶇。
在 Windows 持續拉胯的今天,用 Linux 取代 Windows 有多難?用 Linux 作為日常主力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天就來簡單聊聊這個話題吧。
Linux 安裝簡單嗎?
首先卡住普通用戶使用 Linux 的一大門檻,就在于安裝。某些 Linux 發行版安裝的確非常不友好,需要用戶驗證引導模式、配置分區、配置網絡、從源下載鏡像、對分區格式化、掛載分區、安裝各種驅動、設置語言、……而這一切,都需要用命令行進行,你不僅要熟悉系統安裝構成,還需要懂一點硬件、知道具體的命令行是用來干嘛的。與之相比,圖形界面的 Windows 安裝器 WIM 無疑更適合普通用戶。
然而 Linux 并不都是這樣麻煩的,很多 Linux 發行版都為安裝友好作了大量努力。例如全球范圍內都很流行的 Ubuntu、Manjaro 等等,以及國內流行的深度 Deepin、統信 UOS,在主流硬件上的安裝和 Windows 沒什么區別,甚至更加簡單。
以 Manjaro 為例。將其鏡像制作成安裝 U 盤后,直接使用 U 盤啟動,就能運行系統并使用其大部分功能,這甚至不需要將系統安裝到硬盤上。而如果你想要將 Manjaro 安裝到硬盤,也有著明確的圖形界面指引,整個過程和安裝 Windows 一樣輕松簡單。
換言之,如果你使用的是主流硬件,那么在安裝便利程度上,很多 Linux 發行版和 Windows 相比并沒有什么區別。當然,前提是選對適合的 Linux 發行版,例如前面提到過的 Ubuntu、Deepin、Manjaro 等這幾款。像是 Arch Linux 這樣極客向的,就非常不適合普羅大眾了。
小結:選對 Linux 發行版,硬件不奇葩,Linux 安裝非常簡單。
Linux 的硬件兼容沒問題嗎?
Windows 的一大優點,就在于對各種硬件提供了強大的兼容。macOS 之所以無法取代 Windows 的主流地位,也在于它并不像 Windows 那樣對種種硬件提供兼容。那么 Linux 呢?實際上如果你使用的是主流硬件,Linux 的硬件兼容通常也沒什么問題。
例如 CPU,無論是 I 家還是 A 家,Linux 兼容得都相當不錯,新版的 Linux 內核也增加了對英特爾 HFI 的支持,對新一代大小核設計的英特爾 CPU 的兼容相當好;顯卡方面,A 卡的開源驅動在 Linux 下工作相當良好,N 卡的開源驅動雖然不咋地,但也有閉源驅動可用……對于其他新型硬件,例如 NVMe SSD 等等,Linux 兼容起來也沒什么問題。
具體到發行版,Manjora 的硬件兼容尤為值得一提。Manjora 提供了 MHWD(Manjaro HardWare Detection)這個硬件管理工具,提供了強大硬件的兼容性,可以自動識別硬件、安裝驅動,雙顯卡一鍵兼容完美運行不在話下,體驗相當好。當然,Ubuntu、Deepin 等用戶友好度高的 Linux 發行版對于各類硬件兼容也不錯(但的確沒有 Manjaro 強大),普通的筆記本電腦乃至 DIY 臺式機,相信比較少會遇到主要部件的兼容問題。
然而,Linux 對某些硬件的兼容性始終來得不如 Windows 強大。例如某些打印機在 Linux 下可能缺乏驅動,某些游戲外設可能無法在 Linux 下控制所有功能……這類問題很難得到完美解決,但這些問題也見仁見智,并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
小結:某些 Linux 發行版例如 Manjora 的硬件兼容非常強大,但冷門硬件仍可能有兼容問題。
Linux 的界面好上手嗎?
界面可能是 Windows 近年來為人詬病最多的地方。從 Windows 8 開始,Windows 的界面不僅割裂,而且還時常變更設計思路,一個統一風格的 UI 在 Windows 中竟稱得上是一種奢求。在 Windows 11 中,盡管界面似乎更美觀了,但倒退的設計也為數不少,例如任務欄就槽點無數,同時 Windows 11 也沒完全解決界面割裂的問題。那么 Linux 的表現如何呢?
和 Windows 不同,Linux 是可以選擇不同的圖形界面的。在幾年前,Linux 的圖形桌面的確不堪大用,穩定性很成問題。但近年來,以 KDE Plasma 為代表的 Linux 桌面進步良多,在穩定性得到大改善的同時,還不失可玩性。筆者個人推薦 KDE Plasma,穩定性好,資源占用不高,布局合理,經過配置后視覺效果非常華麗,甚至更勝 Windows 乃至 macOS。
而如果你喜歡一些本土化的功能,也可以選擇 Deepin 等國內的 Linux 發行版,上手門檻很低,在某些方面甚至要比 Windows 更加順手,例如應用商店的實用程度要比 Windows 更高。
而無論是 KDE、Gnome 等國外流行的 Linux 桌面,還是 Deepin 等國內 Linux 發行版的界面,對比現今的 Windows 系統,其設計風格都更加統一,較少出現 Windows 那樣 Metro、Win32、Fluent Design 各種畫風 N 代同堂的窘境。在外觀上,很多 Linux 發行版看上去的確要比 Windows 更和諧,希望微軟好好反思一下這十年來的 UI 工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 Linux 有多種圖形界面可選,但普通用戶也無須折騰這點。大量 Linux 發行版都會預裝圖形界面,有的甚至會提供多種界面版本可選擇,例如 Manjaro 就可以選擇 KDE、Gnome 以及 Xfce 版,并不需要用戶安裝內核后,再折騰桌面配置。
小結:KDE Plasma 為代表的 Linux 圖形界面易于上手,穩定性較好,新手使用也沒問題。
Linux 軟件安裝麻煩嗎?
很多朋友換用 Windows 之外的系統,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在于安裝軟件。例如換用 macOS 后,軟件竟然不是通過雙擊安裝包安裝的,而是要開啟鏡像后、將軟件拖動到應用文件夾安裝,這就讓很多朋友不適應。那么 Linux 安裝軟件簡單嗎?
目前主流的 Linux 發行版安裝軟件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通過系統自帶的應用商店安裝。Ubuntu、Deepin、Manjaro 等都附帶了應用商店,可以直接在當中搜索軟件名然后安裝即可。
第二種,通過命令行安裝。應用商店未必能找到所需要的軟件,命令行安裝才是 Linux 的常態。Linux 通過包管理機制來管理軟件,Linux 發行版通常會提供官方的軟件儲存庫,使用終端即可通過命令行安裝軟件。
這似乎聽起來復雜,但實際操作還是很簡單的。以 Manjaro 為例,它可以使用 Arch Linux 的 AUR 倉庫,我們可以在終端輸入 "sudo pacman -S yay" 運行,安裝 AUR 助手 yay。
接著看看 AUR 上有什么軟件,打開 AUR 的官網,具體如下:
https://aur.archlinux.org/
然后查找你想要的軟件的包名,例如 Chrome,找到其包名是 "google-chrome"。
想要安裝其他軟件,可以按照此方法,更換包名安裝,具體命令為 "yay -S "。
對比去各個軟件的官網下載安裝包再手動安裝,這還是非常方便的。Linux 卸載、管理軟件也依賴包管理工具,例如 Manjaro 中卸載軟件的命令是 "yay -Rs ",此外還有其他 pacman/yay 命令,例如其實查找軟件也不需要到 AUR 官網,而是用 yay -Ss 命令就可以實現,這需要熟悉。
另外,如果某個軟件在倉庫找不到,或者下載速度慢,Linux 還可以更換倉庫源,這里就不詳細展開介紹了。
小結:Linux 軟件安裝可以通過應用商店,也可以通過命令行,熟悉了命令行后,非常方便快捷,但可能需要熟記一些命令。
Linux 軟件生態夠用嗎?
Windows 上豐富的軟件是其黏住用戶的關鍵,macOS 之所以很長時間無法成為主流,除了硬件方面的限制,軟件的匱缺也是一大原因。用 Linux 取代 Windows 的話,Linux 軟件是否能滿足日常需求?我們分開來說。
首先是常見的生活娛樂軟件,例如QQ、微信等。這里需要普及一個知識,Linux 其實是可以兼容大量 Windows 軟件的!通過 Wine 這樣的轉換層,一些 Windows 軟件也可以在 Linux 上運行,但未必完美。而得益于 Wine 的進步,尤其是國內 Deepin 對 Wine 的改造,很多常見的國產 Windows 軟件即使在 Linux 上沒有平替,也可以通過 Wine 來直接運行原版。例如你覺得 Linux 版 QQ 不好用,那么就可以安裝 Deepin Wine 版的 Windows QQ,目前 QQ、微信、Tim 等日常軟件在 Linux 上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正常運行。
對于其他日常軟件,也存在很多 Linux 上的解決方案,例如第三方替代版本(如云音樂可以用 YesPlayMusic),或者有跨平臺的版本(例如 VLC 等),也可以使用 Wine 兼容(例如愛奇藝),簡單來說 Linux 滿足日常生活娛樂需求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其次是行業軟件,這可能是 Linux 真正的軟肋了。盡管 Linux 在軟件開發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很多 Windows 上的行業軟件在 Linux 平臺依然沒有很好的替代方案,用 Wine 也無法很好兼容。例如Office套件、Adobe 全家桶、CAD 等等,都是 Linux 平臺上的老大難。盡管 WPS和 GIMP 可以部分替代 Office 和 PS,但更多時候還是捉襟見肘。
至于游戲嘛,我們單獨起另一節說吧。
小結:Linux 的軟件可以滿足日常生活娛樂需求,但 Linux 在很多生產領域上依然不能挑戰 Windows 的地位,反過來亦然。
Linux 打游戲給力嗎?
用 Linux 還想打游戲?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這聽上去似乎有點天方夜譚。在很多朋友的普遍認知中,Linux 就是一片游戲荒漠,不能打游戲也是很多朋友無法舍棄 Windows 的最大原因。但是這幾年,Linux 的游戲環境當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 Steam 出手了。
感謝 Steam 吧!近年來,Steam 通過對 Wine 的魔改,推出 Proton 兼容層,使得大量 Windows 游戲都可以運行在 Linux 上。而 Steam 并沒有將 Proton 獨占,而是將其開源,大量 Linux 發行版都可以通過 Proton 來運行 Windows 游戲,而且效果還相當不錯。
利用 Proton 運行 Windows 游戲的效果好到什么程度呢?真的不是只能玩玩小游戲,各種 3A 作都不在話下!根據 Steam 自己官方的數據,在 Steam 上 Top10 的游戲有 50% 可以較好兼容(Silver 級別以上),Top100 的游戲有 88% 可以較好兼容,Top1000 的游戲則有 81% 可以較好兼容!考慮到 Steam 龐大的游戲庫,這個成績已經令人刮目相看。
與此同時,Proton 還在不斷進化,可以通過 Proton 實現兼容的 Windows 游戲仍在不斷增加。此外,Proton 的性能也不容小覷,其流暢程度基本和 Windows 原生運行一個級別,某些對 dxvk 支持好的游戲,甚至要比在 Windows 上原生游玩幀數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只有 Steam 上的游戲才能調用 Proton 游玩。在 Linux 安裝 Steam 后(Steam 有 Linux 原生版本),啟用 Steam 中的 Steam Play,選擇 Proton,將對應游戲添加到 Steam,就可以調用 Proton 來游玩了。
小結:Linux 可以使用 Proton 運行大量 Windows 游戲,但對于某些使用自帶啟動器、反作弊機制的 Windows 游戲暫時還難以兼容。
Linux 維護折騰嗎?
系統并不是安裝后就可以一直順利運作的,在 XP 乃至 Win7 時代,因為系統更新不及時造成的大面積安全事故歷歷在目,這也是為何微軟在 Win10 之后異常重視 Windows Update、甚至要強制用戶升級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微軟也非常注重系統的平滑升級,現在的 Windows 維護起來已經比從前更為簡單。
然而,Windows 的軟件可能卻是另一番景象了。大量 Windows 軟件仍未上架商店,想要將軟件保持在最新版,依然需要靠自行下載最新的安裝包,或者利用軟件自帶的升級程序進行。
Linux 在這些方面做得怎么樣?對比 Windows,優勢巨大。
以 Manjaro 為例。在終端輸入下面一行命令:
sudo pacman -Syu
整個系統包括其安裝的各種軟件,都會一起升級到最新版,超級省時省力,遠比 Windows 方便。
在 Linux 上遇到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查詢 Linux 社區,幾乎可以解答你所有的疑惑。例如本文舉例的 Manjaro,它基于 Arch Linux,擁有最為活躍的 Linux 社區之一,其幫助指南很大程度也適用于 Manjaro,大量頁面還提供了中文版,對熟悉系統非常有幫助。
當然,Linux 的維護也并非全然不會遇到問題。例如 Manjaro/Arch Linux 屬于滾動更新機制,如果太久沒有更新系統,好幾年都沒開機,突然更新到最新版系統可能就會掛掉。
對此,也可以選擇一些常規版本更新機制的系統,例如 Ubuntu 等等,這些系統更新維護也非常方便,也只需要諸如 "sudo apt-get upgrade " 這樣的簡短命令就可以更新系統和軟件。不過,使用版本更新的 Linux 也有可能出現依賴庫變更導致某些軟件突然崩掉的情況,這時候就有得折騰了。
如果你經常開機,還是更推薦 Manjaro 這樣使用滾動更新機制的發行版。
小結:Linux 升級維護比 Windows 更快捷,閱讀幫助文檔也更方便,但可能需要你學習一些系統機理,防止故障。
總結
Linux 是否能夠取代 Windows 作為日常主力使用系統?相信通過上文的簡單介紹,大家也能夠明白不同的人群,對 Linux 的接受度是不一樣的。
對于電腦知識匱缺的輕度用戶,以 Manjaro、Deepin 為代表的 Linux 發行版門檻非常低,基本可以做到開箱即用(Manjaro 需要折騰一下中文輸入法),其軟件滿足日常生活娛樂沒什么問題。這類用戶并不需要接觸太多 Linux 命令,使用自帶的圖形界面和應用商店就可以獲得較好體驗。但這部分用戶遇到最多的問題,可能就是某個軟件、游戲在應用商店就是沒有,該怎么辦?讓他們折騰包管理、庫依賴、系統變量和 Wine,可能有點強人所難。
對于有一定動手能力的電腦玩家,Linux 提供了更多的可玩性,簡單了解系統架構、熟悉一些命令后,Linux 甚至可以獲得比 Windows 更好的 UI、更高的使用效率。但這類用戶遇到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有些東西實在折騰不來,例如游戲玩家遇到某游戲、某硬件就是不兼容,這也沒法可想。
對于依賴 Windows 上行業軟件工作的朋友,Linux 完全不適合作為主力系統。
Linux 的很多發行版,一直朝著更易用、更兼容的方向努力。Linux 已經不如從前那般高冷,大家可以參照自己的實際需求和使用環境,來考慮它是否會是比 Windows 更適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