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主頁 > Linux視頻下載 >

    鳥哥的linux私房菜基礎篇(第三版)RHCA原創老段視頻百度云下載

    官方網站: 軟件熱度: 報告:報告問題
    軟件介紹

    教程介紹
    鳥哥的linux私房菜服務器架設篇(第三版)RHCA原創老段視頻-給力VIP論壇收集整理

    教程目錄
    第一篇 服務器搭建前的進修專區
    第1章 搭建服務器前的準備工作 2
    1.1 Linux 的功能 3
    1.1.1 用 Linux 搭建服務器需要的能力 3
    1.1.2 搭建服務器難不難呢 4
    1.2 搭建服務器的基本流程 5
    1.2.1 網絡服務器成功連接的分析 5
    1.2.2 一個常見的服務器設置案例分析 8
    1.2.3 系統安全與備份處理 25
    1.3 自我評估是否已經具備服務器搭建的能力 27
    第2章 網絡的基本概念 29
    2.1 網絡 30
    2.1.1 什么是網絡 30
    2.1.2 計算機網絡組成組件 32
    2.1.3 計算機網絡的范圍 33
    2.1.4 計算機網絡協議:OSI 七層協議 34
    2.1.5 計算機網絡協議:TCP/IP 37
    2.2 TCP/IP 的網絡接口層的相關協議 39
    2.2.1 廣域網使用的設備 39
    2.2.2 局域網使用的設備——以太網 40
    2.2.3 以太網絡的傳輸協議:CSMA/CD 42
    2.2.4 MAC 的封裝格式 44
    2.2.5 MTU(最大傳輸單位) 46
    2.2.6 集線器、交換器與相關機制 47
    2.3 TCP/IP 的網絡層相關數據包與數據 49
    2.3.1 IP 數據包的封裝 49
    2.3.2 IP 地址的組成與分級 52
    2.3.3 IP 的種類與取得方式 55
    2.3.4 Netmask、子網與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57
    2.3.5 路由概念 61
    2.3.6 觀察主機路由:Route 64
    2.3.7 IP 與 MAC:網絡接口層的 ARP 與 RARP 協議 65
    2.3.8 ICMP 協議 66
    2.4 TCP/IP 的傳輸層相關數據包與數據 67
    2.4.1 面向連接的可靠的 TCP 協議 67
    2.4.2 TCP 的三次握手 72
    2.4.3 無連接的 UDP 協議 73
    2.4.4 網絡防火墻與 OSI 七層協議 74
    2.5 連上 Internet 前的準備事項 75
    2.5.1 IP地址、主機名與DNS系統 75
    2.5.2 連上 Internet 的必要網絡參數 76
    2.6 重點回顧 77
    2.7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78
    第3章 局域網架構簡介 79
    3.1 局域網的連接 80
    3.1.1 局域網的布線規劃 80
    3.1.2 網絡設備選購建議 84
    3.2 本書使用的內部連接網絡參數與通信協議 88
    3.2.1 網絡聯機參數與通信協議 88
    3.2.2 Windows 個人計算機網絡配置范例 90
    第4章 連接 Internet 93
    4.1 Linux 連接 Internet 前的注意事項 94
    4.1.1 Linux 的網卡 94
    4.1.2 編譯網卡驅動程序(Option) 96
    4.1.3 Linux 網絡相關配置文件 98
    4.2 連接 Internet 的設置方法 100
    4.2.1 手動配置固定 IP 參數 100
    4.2.2 自動取得 IP 參數(DHCP 方法,適用 Cable Modem、IP 路由器的環境) 105
    4.2.3 ADSL 撥號上網(適用 ADSL 撥號以及光纖接入) 106
    4.3 無線網絡——以筆記本電腦為例 111
    4.3.1 無線網絡所需要的硬件:AP、無線網卡 111
    4.3.2 關于 AP 的設置:網絡安全方面 113
    4.3.3 利用無線網卡開始連接 115
    4.4 常見問題說明 118
    4.4.1 內部網絡使用某些服務(如 FTP、POP3)所遇到的連接延遲問題 118
    4.4.2 域名無法解析的問題 120
    4.4.3 默認網關的問題 120
    4.5 重點回顧 121
    4.6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121
    第5章 Linux 中常用的網絡命令 122
    5.1 設置網絡參數的命令 123
    5.1.1 手動/自動配置IP 參數與啟動/關閉網絡接口:ifconfig、ifup、ifdown 123
    5.1.2 修改路由:route 126
    5.1.3 網絡參數綜合命令:ip 128
    5.1.4 無線網絡:iwlist, iwconfig 134
    5.1.5 DHCP客戶端命令:dhclient 134
    5.2 網絡排錯與查看命令 134
    5.2.1 兩臺主機的兩點溝通:ping 134
    5.2.2 兩主機間各節點分析:traceroute 137
    5.2.3 查看本機的網絡連接與后門:netstat 138
    5.2.4 檢測主機名與 IP 的對應:host、nslookup 141
    5.3 遠程連接命令與即時通信軟件 143
    5.3.1 終端機與 BBS 連接:telnet 143
    5.3.2 FTP 連接軟件:ftp、lftp 144
    5.3.3 圖形接口的即時通信軟件:Pidgin(gaim 的延伸) 147
    5.4 文字接口網頁瀏覽 150
    5.4.1 文字瀏覽器:links 150
    5.4.2 文字接口下載器:wget 152
    5.5 數據包捕獲功能 153
    5.5.1 文字接口數據包捕獲器:tcpdump 153
    5.5.2 圖形接口數據包捕獲器:wireshark 157
    5.5.3 任意啟動 TCP/UDP 數據包的端口連接:nc、netcat 159
    5.6 重點回顧 160
    5.7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161
    第6章 Linux 網絡排錯 162
    6.1 無法連接網絡的原因分析 163
    6.1.1 硬件問題:網線、網絡設備、網絡布線等 163
    6.1.2 軟件問題:IP 參數設置、路由設置、服務器與防火墻設置等 165
    6.1.3 問題的處理 165
    6.2 處理流程 166
    6.2.1 步驟1:網卡工作確認 166
    6.2.2 步驟2:局域網內各項連接設備檢測 167
    6.2.3 步驟3:取得正確的 IP 參數 168
    6.2.4 步驟4:確認路由表的規則 169
    6.2.5 步驟5:主機名與 IP 查詢的 DNS 錯誤 170
    6.2.6 步驟6:Linux 的 NAT 服務器或 IP 路由器出問題 171
    6.2.7 步驟7:Internet 的問題 171
    6.2.8 步驟8:服務器的問題 171
    6.3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172
    第二篇 主機的簡易安全防護措施
    第7章 網絡安全與主機基本防護:限制端口、網絡升級與SELinux 174
    7.1 網絡數據包連接進入主機的流程 175
    7.1.1 數據包進入主機的流程 175
    7.1.2 常見的攻擊手法與相關保護 177
    7.1.3 主機能執行的保護操作:軟件更新、減少網絡服務、 啟動 SELinux 182
    7.2 網絡自動升級軟件 184
    7.2.1 如何進行軟件升級 184
    7.2.2 CentOS 的 yum 軟件更新、鏡像站點使用的原理 186
    7.2.3 yum 的功能:安裝軟件組、全系統更新 187
    7.2.4 挑選特定的鏡像站點:修改 yum 配置文件與清除 yum 緩存 193
    7.3 限制連接端口(Port) 196
    7.3.1 什么是Port 197
    7.3.2 端口的查看:netstat、nmap 198
    7.3.3 端口與服務的啟動/關閉及開機時狀態設定 201
    7.3.4 安全性考慮——關閉網絡服務端口 205
    7.4 SELinux 管理原則 206
    7.4.1 SELinux 的工作模式 206
    7.4.2 SELinux 的啟動、關閉與查看 210
    7.4.3 SELinux Type 的修改 212
    7.4.4 SELinux 策略內的規則布爾值修訂 214
    7.4.5 SELinux 日志文件記錄所需的服務 217
    7.5 被攻擊后的主機修復工作 221
    7.5.1 網管人員應具備的技能 221
    7.5.2 主機受攻擊后恢復的工作流程 223
    7.6 重點回顧 225
    7.7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225
    第8章 路由的概念與路由器設置 226
    8.1 路由 227
    8.1.1 路由表產生的類型 227
    8.1.2 一個網卡綁多個 IP:IP Alias 的測試用途 229
    8.1.3 重復路由的問題 230
    8.2 路由器配置 231
    8.2.1 什么是路由器與 IP 路由器 231
    8.2.2 何時需要路由器 233
    8.2.3 靜態路由的路由器 234
    8.3 動態路由器架設 239
    8.4 特殊狀況——路由器兩邊界面是同一個IP網段:ARP Proxy 245
    8.5 重點回顧 249
    8.6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250
    第9章 防火墻與 NAT 服務器 251
    9.1 認識防火墻 252
    9.1.1 關于本章的一些提醒事項 252
    9.1.2 為何需要防火墻 253
    9.1.3 Linux 系統上防火墻的主要類別 253
    9.1.4 防火墻的一般網絡布線示意 255
    9.1.5 防火墻的使用限制 258
    9.2 TCP Wrappers 259
    9.2.1 哪些服務有支持 259
    9.2.2 /etc/hosts.{allow|deny} 的設置方式 261
    9.3 Linux 的數據包過濾軟件:iptables 262
    9.3.1 不同 Linux 內核版本的防火墻軟件 262
    9.3.2 數據包進入流程:規則順序的重要性 263
    9.3.3 iptables 的表格(table)與鏈(chain) 264
    9.3.4 本機的 iptables 語法 267
    9.3.5 IPv4 的內核管理功能:/proc/sys/net/ipv4/* 278
    9.4 設置單機防火墻的一個實例 281
    9.4.1 規則草擬 281
    9.4.2 實際設置 282
    9.5 NAT 服務器的設置 286
    9.5.1 什么是 NAT? SNAT? DNAT? 287
    9.5.2 最簡單的 NAT 服務器:IP 分享功能 290
    9.5.3 iptables 的額外內核模塊功能 292
    9.5.4 在防火墻后端的網絡服務器上做DNAT 設置 292
    9.6 重點回顧 293
    9.7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294
    第10章 申請合法的主機名 295
    10.1 為何需要主機名 296
    10.1.1 主機名的由來 296
    10.1.2 重點在合法授權 297
    10.1.3 申請靜態還是動態 DNS 主機名 298
    10.2 注冊一個合法的主機名 299
    10.2.1 靜態 DNS 主機名注冊(以 Hinet 為例) 299
    10.2.2 動態 DNS 主機名注冊(以 no-ip 為例) 301
    10.3 重點回顧 306
    10.4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307
    第三篇 局域網內常見服務器的搭建
    第11章 遠程連接服務器 SSH / XDMCP / VNC /XRDP 310
    11.1 遠程連接服務器 311
    11.1.1 什么是遠程連接服務器 311
    11.1.2 有哪些可供登錄的類型 312
    11.2 文字接口連接服務器: SSH 服務器 313
    11.2.1 連接加密技術簡介 314
    11.2.2 啟動 SSH 服務 317
    11.2.3 SSH 客戶端連接程序——Linux 用戶 317
    11.2.4 SSH 客戶端連接程序——Windows 用戶 324
    11.2.5 SSHD 服務器詳細配置 328
    11.2.6 制作不用密碼可立即登錄的SSH用戶 332
    11.2.7 簡易安全設置 335
    11.3 最原始圖形接口:XDMCP服務的啟用 337
    11.3.1 X Window 的 Server/Client 架構與各組件 338
    11.3.2 設定 GDM 的 XDMCP 服務 341
    11.3.3 用戶系統為 Linux 的登錄方式 343
    11.3.4 用戶系統為 Windows 的登錄方式: Xming 345
    11.4 華麗的圖形接口:VNC 服務器 348
    11.4.1 默認的 VNC 服務器 348
    11.4.2 VNC 的客戶端連接軟件 350
    11.4.3 VNC 搭配本機的 XDMCP 畫面 352
    11.4.4 開機就啟動 VNC Server 的方法 354
    11.4.5 同步的 VNC :可以通過圖示同步教學 354
    11.5 仿真的遠程桌面系統:XRDP 服務器 355
    11.6 SSH 服務器的高級應用 357
    11.6.1 在非標準端口啟動 SSH(非 Port 22) 357
    11.6.2 以 rsync 進行同步鏡像備份 359
    11.6.3 通過SSH通道加密原本無加密的服務 362
    11.6.4 以SSH通道配合 X Server 傳遞圖形界面 363
    11.7 重點回顧 367
    11.8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368
    第12章 網絡參數管理者:DHCP服務器 369
    12.1 DHCP 的工作原理 370
    12.1.1 DHCP 服務器的用途 370
    12.1.2 DHCP 協議的工作方式 371
    12.1.3 何時需要架設 DHCP 服務器 375
    12.2 DHCP 服務器端的配置 376
    12.2.1 所需軟件與文件結構 376
    12.2.2 主要配置文件 /etc/dhcp/dhcpd.conf 的語法 377
    12.2.3 一個局域網的 DHCP 服務器設置案例 379
    12.2.4 DHCP 服務器的啟動與觀察 380
    12.2.5 內部主機的 IP 對應 382
    12.3 DHCP 客戶端的設置 382
    12.3.1 客戶端是 Linux 382
    12.3.2 客戶端是 Windows 384
    12.4 DHCP 服務器端的高級查看與使用 387
    12.4.1 檢查租約文件 387
    12.4.2 讓大量 PC 都具有固定 IP 的腳本 387
    12.4.3 使用 ether-wake 實現遠程自動開機(remote boot) 388
    12.4.4 DHCP 與 DNS 的關系 389
    12.5 重點回顧 390
    12.6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391
    第13章 文件服務器之一:NFS 服務器 392
    13.1 NFS的由來與功能 393
    13.1.1 什么是 NFS(Network File System) 393
    13.1.2 什么是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394
    13.1.3 NFS 啟動的 RPC daemons 395
    13.1.4 NFS 的文件訪問權限 396
    13.2 NFS Server 端的配置 397
    13.2.1 所需要的軟件 398
    13.2.2 NFS 的軟件結構 398
    13.2.3 /etc/exports 配置文件的語法與參數 399
    13.2.4 啟動 NFS 404
    13.2.5 NFS 的連接查看 406
    13.2.6 NFS 的安全性 408
    13.3 NFS 客戶端的設置 410
    13.3.1 手動掛載 NFS 服務器共享的資源 410
    13.3.2 客戶端可處理的掛載參數與開機掛載 411
    13.3.3 無法掛載的原因分析 414
    13.3.4 自動掛載 autofs 的使用 415
    13.4 案例演練 418
    13.5 重點回顧 420
    13.6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420
    第14章 賬號管理:NIS 服務器 421
    14.1 NIS 的由來與功能 422
    14.1.1 NIS 的主要功能:管理賬號信息 422
    14.1.2 NIS 的工作流程:通過 RPC 服務 423
    14.2 NIS Server 端的設置 425
    14.2.1 所需要的軟件 425
    14.2.2 NIS 服務器相關的配置文件 425
    14.2.3 一個實際操作案例 426
    14.2.4 NIS Server 的設置與啟動 426
    14.2.5 防火墻設置 431
    14.3 NIS Client 端的設置 431
    14.3.1 NIS Client 所需的軟件與軟件結構 432
    14.3.2 NIS Client 的設置與啟動 432
    14.3.3 NIS Client 端的驗證:yptest、ypwhich、ypcat 435
    14.3.4 用戶參數修改:yppasswd、ypchfn、ypchsh 437
    14.4 NIS 搭配 NFS 的設置在群集計算機上的應用 438
    14.5 重點回顧 441
    14.6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442
    第15章 時間服務器:NTP 服務器 443
    15.1 關于時區與網絡校時的通信協議 444
    15.1.1 什么是時區?全球有多少時區?GMT 在哪個時區? 444
    15.1.2 什么是夏令時(Daylight Saving Time) 446
    15.1.3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與系統時間的誤差 447
    15.1.4 NTP 通信協議 447
    15.1.5 NTP 服務器的層次概念 448
    15.2 NTP 服務器的安裝與設置 449
    15.2.1 所需軟件與軟件結構 449
    15.2.2 主要配置文件 ntp.conf 的處理 451
    15.2.3 NTP 的啟動與觀察 453
    15.2.4 安全性設置 455
    15.3 客戶端的時間更新方式 455
    15.3.1 Linux 手動校時工作:date、hwclock 455
    15.3.2 Linux 的網絡校時 456
    15.3.3 Windows 的網絡校時 457
    15.4 重點回顧 459
    15.5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459
    第16章 文件服務器之二:SAMBA 服務器 460
    16.1 什么是 SAMBA 461
    16.1.1 SAMBA 的發展歷史與名稱的由來 461
    16.1.2 SAMBA 常見的應用 462
    16.1.3 SAMBA 使用的 NetBIOS 通信協議 463
    16.1.4 SAMBA 使用的 daemons 464
    16.1.5 連接模式的介紹(Peer/Peer、Domain model) 465
    16.2 SAMBA 服務器的基礎設置 467
    16.2.1 SAMBA所需軟件及其軟件結構 467
    16.2.2 基礎的網上鄰居共享流程與 smb.conf 的常用設置項目 469
    16.2.3 不需密碼的共享(security = share,純測試) 474
    16.2.4 需賬號密碼才可登錄的共享(security = user) 479
    16.2.5 設置成為打印機服務器(CUPS 系統) 486
    16.2.6 安全性的議題與管理 496
    16.2.7 主機安裝時的規劃與中文扇區掛載 499
    16.3 SAMBA客戶端軟件功能 500
    16.3.1 Windows 系統的使用 501
    16.3.2 Linux 系統的使用 505
    16.4 以 PDC 服務器提供賬號管理 509
    16.4.1 讓 SAMBA 管理網絡用戶的一個實際案例 509
    16.4.2 PDC 服務器的搭建 511
    16.4.3 Wimdows XP pro. 的客戶端 515
    16.4.4 Windows 7 的客戶端 519
    16.4.5 PDC 問題的克服 520
    16.5 服務器簡單維護與管理 521
    16.5.1 服務器相關問題克服 521
    16.5.2 讓用戶修改SAMBA密碼同時同步更新 /etc/shadow 密碼 522
    16.5.3 利用 ACL 配合單一用戶時的管理 523
    16.6 重點回顧 524
    16.7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524
    第17章 局域網控制者:Proxy 服務器 526
    17.1 什么是代理服務器 527
    17.1.1 什么是代理服務器 527
    17.1.2 代理服務器的工作流程 528
    17.1.3 上層代理服務器 529
    17.1.4 代理服務器與 NAT 服務器的差異 531
    17.1.5 搭建代理服務器的用途與優缺點 531
    17.2 Proxy 服務器的配置基礎 533
    17.2.1 Proxy 所需的 squid 軟件及其軟件結構 533
    17.2.2 CentOS 默認的 squid 設置 534
    17.2.3 管理信任來源(如局域網)與目標(如惡意網站):acl 與 http_access 的使用 539
    17.2.4 其他額外的功能項目 542
    17.2.5 安全性設置:防火墻、SELinux 與黑名單文件 544
    17.3 客戶端的使用與測試 545
    17.3.1 瀏覽器的設置:Firefox & IE 545
    17.3.2 測試Proxy 失敗的畫面 548
    17.4 服務器的其他應用設定 549
    17.4.1 上層 Proxy 與獲取數據分流的設定 549
    17.4.2 Proxy 服務放在 NAT 服務器上:透明代理(Transparent Proxy) 551
    17.4.3 Proxy 的認證設置 553
    17.4.4 末端日志分析:SARG 555
    17.5 重點回顧 557
    17.6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558
    第18章 網絡驅動器設備:iSCSI 服務器 559
    18.1 網絡文件系統還是網絡驅動器 560
    18.1.1 NAS 與 SAN 560
    18.1.2 iSCSI接口 561
    18.1.3 各組件相關性 562
    18.2 iSCSI target 的設置 564
    18.2.1 所需軟件與軟件結構 564
    18.2.2 iSCSI target 的實際設置 565
    18.3 iSCSI initiator 的設置 570
    18.3.1 所需軟件與軟件結構 570
    18.3.2 iSCSI initiator 的實際設置 570
    18.3.3 一個測試范例 574
    18.4 重點回顧 576
    18.5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577
    第四篇 常見因特網服務器的搭建
    第19章 主機名控制者:DNS 服務器 580
    19.1 什么是 DNS 581
    19.1.1 用網絡主機名取得 IP 的歷史淵源 581
    19.1.2 DNS 的主機名對應 IP 的查詢流程 584
    19.1.3 合法 DNS 的關鍵:申請區域查詢授權 590
    19.1.4 主機名交由 ISP 代管還是自己設置 DNS 服務器 591
    19.1.5 DNS 數據庫的記錄:正解、反解、Zone 的意義 592
    19.1.6 DNS 數據庫的類型:hint、Master/Slave 架構 594
    19.2 Client 端的設置 596
    19.2.1 相關配置文件 596
    19.2.2 DNS 的正、反解查詢命令:host、nslookup、dig 597
    19.2.3 查詢域管理者相關信息:whois 602
    19.3 DNS 服務器的軟件、種類與Caching only DNS服務器設置 604
    19.3.1 搭建 DNS 所需要的軟件 604
    19.3.2 BIND 的默認路徑設置與 chroot 604
    19.3.3 單純的 cache-only DNS 服務器與 forwarding 功能 605
    19.4 DNS 服務器的詳細設置 611
    19.4.1 正解文件記錄的數據(Resource Record,RR) 612
    19.4.2 反解文件記錄的 RR 數據 616
    19.4.3 步驟一:DNS 的環境規劃 617
    19.4.4 步驟二:主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的設置 618
    19.4.5 步驟三:最上層 . (root) 數據庫文件的設置 620
    19.4.6 步驟四:正解數據庫文件的設置 620
    19.4.7 步驟五:反解數據庫文件的設置 622
    19.4.8 步驟六:DNS 的啟動、查看與防火墻 623
    19.4.9 步驟七:測試與數據庫更新 624
    19.5 協同工作的 DNS:Slave DNS 及子域授權設定 626
    19.5.1 master DNS 權限的開放 626
    19.5.2 Slave DNS 的設置與數據庫權限問題 628
    19.5.3 配置子域 DNS 服務器:子域授權課題 630
    19.5.4 依不同接口給予不同的 DNS 主機名:view 功能的應用 632
    19.6 DNS 服務器的高級設定 635
    19.6.1 架設一個合法授權的 DNS 服務器 635
    19.6.2 LAME Server 的問題 637
    19.6.3 利用 RNDC 命令管理 DNS 服務器 638
    19.6.4 搭建動態 DNS 服務器:讓你成為 ISP 642
    19.7 重點回顧 645
    19.8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646
    第20章 WWW 服務器 647
    20.1 WWW的簡史、資源以及服務器軟件 648
    20.1.1 WWW 的簡史、html 與標準制訂(W3C) 648
    20.1.2 WWW 服務器與瀏覽器所提供的資源定位(URL) 651
    20.1.3 WWW 服務器的類型:系統、平臺、數據庫與程序(LAMP) 653
    20.1.4 https:加密的網頁數據(SSL)及第三方證書機構 655
    20.1.5 客戶端常見的瀏覽器 656
    20.2 WWW(LAMP)服務器基本配置 657
    20.2.1 LAMP 所需軟件與其結構 657
    20.2.2 Apache 的基本設定 660
    20.2.3 PHP 的默認參數修改 668
    20.2.4 啟動 WWW 服務與測試 PHP 模塊 670
    20.2.5 MySQL 的基本設定 672
    20.2.6 防火墻設置與 SELinux規則的放行 676
    20.2.7 開始網頁設計及安裝架站軟件,如 phpBB3 677
    20.3 Apache 服務器的高級設定 678
    20.3.1 啟動用戶的個人網站(權限是重點) 678
    20.3.2 啟動某個目錄的 CGI(perl)程序執行權限 680
    20.3.3 找不到網頁時的顯示信息通知 681
    20.3.4 瀏覽權限的設定操作(Order、Limit) 683
    20.3.5 服務器狀態說明網頁 686
    20.3.6 .htaccess 與認證網頁設定 687
    20.3.7 虛擬主機的設定(重要!) 691
    20.4 日志文件分析以及 PHP 強化模塊 694
    20.4.1 PHP 強化模塊(eaccelerator)與 Apache 簡易性能測試 694
    20.4.2 syslog 與 logrotate 697
    20.4.3 日志文件分析軟件:webalizer 698
    20.4.4 日志文件分析軟件:awstats 700
    20.5 建立連接加密網站(https)及防整站下載腳本 702
    20.5.1 SSL 所需軟件與證書文件及默認的 https 702
    20.5.2 擁有自制證書的https 704
    20.5.3 將加密首頁與非加密首頁分離 706
    20.5.4 防整站下載軟件 707
    20.6 重點回顧 708
    20.7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709
    第21章 文件服務器之三:FTP 服務器 710
    21.1 FTP 的數據傳輸原理 711
    21.1.1 FTP 功能簡介 711
    21.1.2 FTP 的工作流程與使用到的端口 712
    21.1.3 客戶端選擇被動式連接模式 714
    21.1.4 FTP 的安全性問題與替代方案 716
    21.1.5 開放什么身份的用戶登錄 716
    21.2 vsftpd 服務器基礎設置 718
    21.2.1 為何使用 vsftpd 718
    21.2.2 所需要的軟件以及軟件結構 719
    21.2.3 vsftpd.conf 配置值說明 721
    21.2.4 vsftpd 啟動的模式 726
    21.2.5 CentOS 的 vsftpd 默認值 727
    21.2.6 針對實體賬號的設定 729
    21.2.7 僅有匿名登錄的相關設置 734
    21.2.8 防火墻設置 738
    21.2.9 常見問題與解決之道 739
    21.3 客戶端的圖形接口 FTP 連接軟件 740
    21.3.1 Filezilla 740
    21.3.2 通過瀏覽器取得 FTP 連接 744
    21.4 讓 vsftpd 增加 SSL 的加密功能 744
    21.5 重點回顧 747
    21.6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748
    第22章 郵件服務器:Postfix 749
    22.1 郵件服務器的功能與工作原理 750
    22.1.1 電子郵件的功能與問題 750
    22.1.2 Mail server 與 DNS 之間的關系 751
    22.1.3 郵件傳輸所需要的組件(MTA、MUA、MDA)以及相關協議 754
    22.1.4 用戶收信時服務器端所提供的相關協議: MRA 757
    22.1.5 Relay 與認證機制的重要性 759
    22.1.6 電子郵件的數據內容 760
    22.2 MTA 服務器:Postfix基礎設定 761
    22.2.1 Postfix 的開發 761
    22.2.2 所需要的軟件與軟件結構 762
    22.2.3 一個郵件服務器的設定案例 764
    22.2.4 讓 Postfix 可監聽 Internet 來收發郵件 764
    22.2.5 郵件發送流程與收信、Relay 等重要概念 767
    22.2.6 設定郵件主機權限與過濾機制:/etc/postfix/access 770
    22.2.7 設定郵件別名: /etc/aliases、~/.forward 770
    22.2.8 查看郵件隊列信息:postqueue、mailq 773
    22.2.9 防火墻設置 775
    22.3 MRA 服務器:dovecot 設定 775
    22.3.1 基礎的 POP3/IMAP 設定 775
    22.3.2 加密的 POP3s/IMAPs 設定 776
    22.3.3 防火墻設置 777
    22.4 MUA 軟件:客戶端的收發郵件軟件 777
    22.4.1 Linux mail 778
    22.4.2 Linux mutt 781
    22.4.3 好用的跨平臺(Windows/Linux X)軟件:Thunderbird 784
    22.5 郵件服務器的高級設定 788
    22.5.1 郵件過濾一:用 postgrey 進行非正規Mail server 的垃圾郵件過濾 788
    22.5.2 郵件過濾二:關于黑名單的過濾機制 792
    22.5.3 郵件過濾三:基礎的郵件過濾機制 793
    22.5.4 非信任來源的 Relay:開放 SMTP 身份認證 795
    22.5.5 非固定 IP 郵件服務器的福音:relayhost 799
    22.5.6 其他設置小技巧800
    22.6 重點回顧 803
    22.7 參考數據與延伸閱讀 804
    下載地址
    下載必看
    所有發行版iso鏡像文件來自官方鏡像站,請放心使用!
    本站所有資源均來源于互聯網,不對版權糾紛承擔任何責任!
    如有侵犯,請與發郵件到我們客服QQ郵箱3132702442@qq.com,即刪!
    亚洲免费播放视频观看_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_亚洲中文无码av永不收费_暧暧视频 免费观看